在法医学外伤性损伤鉴定中,眶壁骨折属于比较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由于人体眼眶外壁骨折的临床表现具有明显非特异性,再加之眼眶内壁的生理解剖结构十分复杂,因此给此类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本文研究中将选取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公安局收集的80例外伤性眶壁骨折案件样本进行临床研究,旨在探讨外伤性眶壁骨折损伤的法医学检验方法及常见注意事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中随机性抽取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间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收集80例案例样本为研究对象。研究案例样本中男性59例,女性21例,年龄在16~51岁,平均年龄(35.62±4.88)岁;经体表初步观察,其中同侧眼外伤致双侧眶内壁骨折者22例,单侧眶内壁骨折者31,眶外侧骨折者8例,单侧眼外伤致侧眼眶内壁骨折者19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有不同程度眼部挫伤,但是眼部神经未受影响。
1.2 法医学检验方法
首先对所有研究对象的眼睑、眶周组织进行目视观察,观察上述部位的肿胀程度;观察对象眼部结膜是否充血;同时,所有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情况接受CT薄层扫描诊断影像学检查;最后综合上述目视观察、影像学资料完成法医学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1.3 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有观察、检查指标数据均经Excel录入并采用SPSS11.5软件处理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检验。
2结果
2.1 法医学鉴定时间
本文选取的80例外伤性眶壁骨折案件样本进行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公安局进行法医学鉴定,伤后鉴定时间为2~90d,其中伤后7d内出具法医学鉴定报告者50例,伤后7~15d内出具法医学鉴定报告者19例,伤后15d以上出具法医学鉴定报告者11例。
2.2 骨折类型、部位情况
本文选取的80例研究样本中共有96眼出现外伤性眶壁骨折,经初步观察显示:右侧眼眶骨折者为36例(占总样本数的45%),左侧眼眶骨折者为44例(占总样本数的55%);同侧眶内壁骨折53例,单侧眼眶内壁骨折者19例,眶外侧骨折者8例。
2.3 研究样本CT征象
通过对96眼外伤性眶壁骨折对象进行CT影像形态学改变研究,从研究中可以看出,在CT直接征象中,眶内壁骨质移位、断裂率达到88.54%,眶内壁骨质凹陷率为11.46%;CT间接征象中,隔前软组织肿胀、鼻窦积液率、内直肌增粗分别占到97.92%、93.75%、72.92%。具体CT征象见表1。
表1 96眼外伤性眶壁骨折CT征象统计分析 项目 直接征象 间接征象 CT征象 眶内壁骨质移位、断裂 眶内壁骨质凹陷 隔前软组织肿胀 鼻窦积液 内直肌增粗 内直肌移位 内直肌边缘模糊 隔后积气 肌锥间隙模糊 眼数 85 11 94 90 70 46 53 30 42 比例(%) 88.54 11.46 97.92 93.75 72.92 47.92 55.21 31.25 43.75 2.5 外伤性眶壁骨折合并损伤情况
外伤性眶壁骨折中合并损伤主要有两类,即:眼部软组织损伤、其他部位合并损伤,具体来说可分为视神经损伤、眼球损伤、隔前软组织损伤、隔后软组织损伤。在所有合并损伤中,最常见的损伤为隔前软组织损伤,其中眼睑皮下淤血、裂伤分别达到87.5%、12.5%;在眼球损伤中,结膜下出血占到51.04%,虹睫炎发生率占到6.25%,网膜震荡、结膜充血占到4.17%;隔后组织损伤中复视率达到3.13%;在眶壁骨折中视神经损伤发生率相对比较少,本文研究样本中出现视神经挫伤、萎缩率仅为1.04%;详细合并损伤情况见表2所示。
表2 外伤性眶壁骨折合并损伤分类统计分析 项目 隔前软组织损伤 隔后软组织损伤 眼球损伤 视神经损伤 损伤类型 眼睑皮下淤血 眼睑裂伤 复视 眼球内陷 结膜下
出血 虹睫炎 结膜充血 网膜震荡 视神经挫伤 视神经萎缩 眼数 84 12 3 1 49 6 4 4 1 1 比例(%) 87.5 12.5 3.13 1.04 51.04 6.25 4.17 4.17 1.04 1.04 2.6 法医学伤情鉴定结果
通过对本文抽取的80例外伤性眶壁骨折患者进行体征观察及CT诊断,其中爆裂性骨折者为61例(占到76.25%);直接骨折者为19例(占到23.75%)。伤情评估结果:轻伤者72例,因眼球损伤、眼眶骨折而导致视力严重障碍者7例,陈旧性骨折者1例。
3讨论
在长期勘察伤害性案件中发现,一般性伤害案件中最容易受到攻击的部位就是脑部,而眼周组织的结构相对比较薄弱,在外力作用下极易出现骨折现象,其不仅会导致眼眶骨折,当外力作用与眼球时还可导致眼内压力骤升,并传导至眶周,从而导致眶壁出现骨折性损伤[2]。由于人类眼部眶内侧壁为筛骨纸板结构,在整个眼眶中属于最薄弱部位,因此眶内壁骨折临床发生率也是最高的,本文研究对象中同侧眶内壁骨折53例,单侧眼眶内壁骨折者19例,而这个部位也是并发症的主要发生区域,极易引起视神经 、眼球、隔前软组织、隔后软组织损伤。
在外伤性眶壁损伤法医学鉴定中,为了提升法医学鉴定的科学性、准确性,笔者认为在外伤性眶壁损伤鉴定中需要注意一下几点:①明确鉴定对象眼部外伤史,此类对象在眼部挫伤后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眼睑软组织损伤、眼球挫伤;②重视影像学资料分析,目前诊断眶壁骨折最佳方法就是CT薄层扫描,同时可采取CT眼眶平扫+冠扫方式,其可清晰显示眶内四壁、眶尖部结构及眶内组织结构[3];③在法医学鉴定中注意辨别CT真伪,避免出现伪证,并注意观察鉴定对象眼部是否有明显外伤,分析是否为陈旧性眶壁损伤,并参照《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相关规定,对损伤程度进行准确鉴定。
综上所述,在外伤性眶壁骨折法医学鉴定中,应充分利用体征现象、CT影像学资料,掌握鉴定对象的既往病史,提升法医学鉴定的科学性、准确性,保障司法执法的公正性。
参考文献
[1] 葛坚.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7-38.
[2] 马坚,李长玉.31例外伤性眶内壁骨折的法医学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0(04):277-278.
[3] 王印冬,刘焕君.118例眶壁骨折的法医学鉴定分析[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3,28(S1):109.